近期,新质生产力成了热词,相关概念股指数也整体上涨约20%。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主要特征。
事实上,股价只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波影响,其后续将产生更广泛、更深远的影响。例如,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重庆等省市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同时,多个科技部门与地方政府已决心布局未来产业,加强培育新质生产力。例如,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意见》提出的未来产业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方向。
此外,目前已有多个地区发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配套扶持政策;多个投资机构已决心将资金投向国家需要、国家支持的新兴领域。众多人才预计也将涌向相关领域创业或就业。
从政策到社会资金,从人才到创新环境,新质生产力将影响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不可避免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在这期间,抓住机遇的企业,将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飞速发展;战略选择错误的企业,则将被时代淘汰。
当下,各地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将对医疗行业产生什么影响?新质生产力将如何帮助相关的行业和企业迭代升级?新质生产力关联了哪些细分赛道?
两会频繁提及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催生新的风口。
近期,北京、上海、广东、重庆、浙江、江苏等省市均在陆续发布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同的省市选择培育不同的新产业。
其中,北京促进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开辟量子、生命科学、6G等新赛道;广东超前布局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重庆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建设,深化北斗规模应用及配套产业发展,加快开辟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新领域新赛道;江苏开辟未来网络、量子、生命科学、氢能和新型储能、深海深地空天等产业新赛道。
除了宏观层面的行业布局,一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制定了具体政策,以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例如,上海普陀区、北京海淀区、浙江杭州余杭区等已发布专项政策,支持创新企业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其中,上海普陀区武宁创新共同体计划在2024年踏踏实实“做好十件事”,包括梳理发布一批“揭榜挂帅”项目、启动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落地启动一批高能级人才集聚平台等。武宁创新共同体还计划定期梳理挖掘高校院所、头部企业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研发需求,助力科研成果与需求的智能匹配、高效对接。
同时,上海普陀区将拿出“创新里”3000平方米的载体空间,对符合产业导向、高成长性的初创项目、团队,以资金、租金入股等形式予以支持。
另外,上海普陀区围绕科创策源、协同创新、创新创业、人才引育、创新生态等五个方面制定了专项政策,如支持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创新主体协同攻关、支持创新创业、支持人才和团队引进等,从科研、实验室、资金、创业、人才、产业链服务、品牌等多维度为创新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
不仅是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国家还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新产业,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一部分投资机构也表示将投向国家需要、国家支持的新兴领域。而与新质生产力关联的产业、行业、企业将站上风口。
风口来临,加速医疗潜力赛道向前突破
目前,已有多个文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任务是培育新产业。在重点任务、资源倾斜的支持下,预计医疗行业将有多个细分领域踏上风口。不过,站在风口上的各行业并不仅因为新质生产力概念而火爆,其在本质上就是推动产业升级、颠覆原有市场格局的新兴赛道。
“在市场动荡变幻之际,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医疗产业的未来指明了道路,也为创业者和投资人指明了方向:要敢于投资创新技术、能够转化创新技术的人才和处在大变革中的行业。”凯乘资本创始人邹国文博士表示。
根据梳理,科学仪器、流水线、新材料、生命科学与医疗器械上游赛道、制药设备与器械生产设备、医疗AI、3D打印等多种行业和创新技术将受益于新质生产力概念,加速起飞。
1、科技创新的底层工具:科学仪器
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落地,科学仪器行业有望得到重点培育。科学仪器主要应用在研发、生产环节,是实现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重要工具,在催生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将起到关键作用。但是现阶段,科学仪器市场被海外品牌垄断,国产产品处于绝对弱势地位。
2、智慧化、自动化的代表:流水线
流水线将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加速发展。流水线,即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TLA),可将不同的分析仪器与分析前和分析后的实验室分析系统通过自动化传输轨道串联起来,在信息化网络的主导控制下,构成流水线作业的组合,达到流程最优化、效率最大化的目的。
相较于以往的手工操作、半自动辅助操作、模块自动化操作,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可实现进样、检测、出样全流程自动化,可满足三级医院70%左右的检测需求,能够有效缓解医院检测拥堵情况,显著提升三级医院的检测效率。
3、最核心的卡脖子技术:新材料
新材料是科技部门与地方政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而下重注的新兴赛道。例如,202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原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培育生物制造等医药健康产业新增长点。促进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辟量子、生命科学、6G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在医疗领域,从医用棉絮、医用金属到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材料的每一次突破都带来了行业大变革,催生了新的医疗器械,也让传统医疗器械焕发新生。由此可见,材料是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新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医用材料行业也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涉及技术多、研发周期长等特点,门槛极高。也因此,国内仅有少数创新企业布局攻关医用材料。
4、产业链上游:医疗行业上游赛道
生命科学与医疗器械的上游赛道也是培育的重点领域。例如,细胞治疗行业前景广阔,但其治疗成本较高,需要深研生物等细胞治疗产业上游服务商为细胞治疗产业构建底层能力,进一步降低细胞基因治疗成本。
医疗器械行业,大部分上游核心零部件仍需从海外进口。对此,国内一部分创新企业专注于上游核心部件,致力打破卡脖子难题。如密尔医疗通过长期自主研发,向行业提供激光微创医疗核心部件;善思微加强研发,目前已能够提供芯片、部件以及定制化解决方案。此外,制药设备、医疗器械生产设备(生产线)也迎来发展机遇。
5、未来医疗的系统性机会:AI技术
AI技术将加速催生新质生产力。在此前提到新质生产力的文件中,数字化、智能化也被多次提起。而AI技术将通过缩短人工学习曲线、提升临床效率、提高临床诊疗精度、丰富临床资源等能力促进新质生产力。
例如,过去由于超声影像具有成像复杂、清晰度不高等因素,超声医生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以输出超声影像报告。如今,有了AI技术赋能,超声医生的效率大幅提升。
事实上,AI技术还应用于病理、麻醉、影像、放疗等临床场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技术进行癌症筛查,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技术已实现商业化。较传统筛查方式,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具有高效率、高标准、低成本、易实施等特点,有助于基层医疗机构大规模开展宫颈癌筛查。
6、新一代生产技术:3D打印
3D打印技术将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3D打印技术的智能化、数字化、灵活化特征恰好符合新质生产力的需求。对于生产企业而言,3D打印技术无需模具,工艺流程短,使新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周期大幅缩短;3D打印技术还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定制生产个性化器械,且生产过程中不会因为定制生产而增加制造成本。
如今,国内一部分企业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齿科等领域。采用3D金属打印技术构造的骨小梁结构,实现了骨长入性能质变的提升,克服了打印部件力学强度问题,使得骨诱导性能与力学强度完美结合。同时,另一部分企业已突破3D打印超高精密制作技术,将其应用于微观领域。基于3D打印技术的创新性与突破性,有多家投资机构看好3D打印。
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除了科技创新,还需要对应的创新人才。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需要特定的人才,一方面是技术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是能够真正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质生产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