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冠发烧后感觉心率过快,怎么办”登上今日头条热搜榜,很多人在发烧之后感觉心跳频率非常快,心慌腿软没力气,引起大众广泛关注。有些人“阳康”后感觉心悸心慌,但并未在意,直到突感眼前一黑,紧急送往医院后被诊断为心律失常。
有关心肌炎讨论话题越来越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出现心跳加快、心慌心悸,以及“眼前一黑”等症状,也有可能是心律失常,同样不容小觑。因为心律失常轻则引起呼吸困难,重则导致心脏衰竭,甚至可能猝死。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心率在60-100次/分钟,如果心率大于100次/分钟,便是快速性心律失常。但如果低于60次/每分钟,便是缓慢性心律失常;低于45次/分钟,则认为是严重的心动过缓。所以无论心跳过快或过慢,都需要警惕心律失常。
由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心律失常的诊疗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心律失常的流行病学、可能机制、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急诊处理、常规治疗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权威指导。
部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或心律失常症状加重
《方案》指出,因缺乏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新冠病毒感染合并心律失常的发生及患者转归情况仍未明确。但已有的数据表明,部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合并出现心律失常或者心律失常症状加重,相关的患者比例尚未得到一致的数据,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发布的临床公告显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有16.7%的人患心律失常;
而另有报道则显示这一患者比例仅为0.3%。对于发生率低的原因,专家分析认为可能与以下两点有关。第一,未统计死亡患者发生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颤动;第二,认为窦性心动过速(窦速)是发热、低氧血症等因素导致的继发性改变,未统计。但有数据显示,重症及危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易发生的心动过速,并不全是发热和低氧血症导致。
此外,《方案》还特别提到了临床上多次观察到危重症及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在治疗中发生心脏骤停的现象,包括部分整体病情和缺氧情况已初步改善的患者。对此,专家组表示,相关的原因还需进一步明确,同时也总结了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心脏骤停的原因,作为当前重要的参考:
1、严重缺氧、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导致心电不稳定。
2、病毒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和(或)心脏传导系统。
3、病毒感染加重原有心肌病变及传导障碍。
4、精神异常紧张,儿茶酚胺过度释放,导致心电不稳定。
5、排便加重缺氧,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等)发生。
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监护、心电图检查和长程心电图检查等。其中,专家认为,病史询问至关重要,同时要关注患者肺炎以外的症状。
新冠病毒感染合并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
对于患者的急诊处理,《方案》建议应在判断有无血流动力学障碍及权衡治疗的获益和风险的基础上决定急诊处理措施。处理内容包括明确心律失常类型、处理基础疾病和诱因、终止心律失常、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以及改善症状。
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方案》建议在治疗基础疾病和纠正可能诱因的基础上,根据症状给予处理,如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可暂不处理,严密观察;如患者症状明显,则可进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行临床起搏。
除急诊处理外,对病情稳定的新冠病毒感染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方案》也给予了推荐,具体包括了加强对症支持治疗、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AAD)及抗凝治疗]及介入治疗。
《方案》建议,根据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如窦速、房性早搏或房速无伴器质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合并心衰并有症状的患者,可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的基础上加用洋地黄类药物。
在此部分,《方案》多次对中药参松养心胶囊进行了推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新发的房颤、心房扑动(房扑)患者,复律可考虑使用胺碘酮、普罗帕酮、维纳卡兰等,也可以联合使用参松养心胶囊。
对于室性早搏但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其室性早搏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精神紧张、缺氧或电解质紊乱有关,在去除诱因的基础上,可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参松养心胶囊。
对于有起搏器植入指征,但病情稳定的心动过缓患者,建议采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前可考虑口服参松养心胶囊,不宜应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