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三年,随着北半球冬季的到来,新冠肺炎疫情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明显反弹。而且,新冠肺炎毒株的不断变异和进化,让疫情传播更加难以控制,加上确诊新冠后所遗留的长期后遗症,都无一不在提醒人类,新冠从未远去,还在不断地加深影响,并将持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10月28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24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153例。新冠疫情伴随着冬季的到来,再次呈多点散发的态势,涉及多个省份。截至10月28日,全球已累计确诊新冠病例超过6.2亿例。
而欧美多个国家的新冠长期后遗症影响也逐渐显露。据世卫估计,约10%到20%新冠感染者可能受到中长期新冠后遗症困扰,美国近五分之一的新冠感染者痊愈后仍有后遗症,约有350万因“长新冠”失去工作。
专家表示:新冠后遗症又称新冠长期症状,通常发生在重症病例中,轻症病例也可能会有。一般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患上新冠后遗症的风险要远低于未接种者,预防新冠后遗症的最好方法就是预防新冠感染。
根据研究结果表明,新冠后遗症包括乏力或疲倦、呼吸急促或困难、头晕、头痛、心跳加速、胸口疼痛、咳嗽、关节或肌肉疼痛、抑郁或焦虑、发热、嗅觉或味觉丧失、思维困难或不能集中精力等。
这些后遗症可能会反复发作,并且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无法由其他诊断来解释。
疫情防护,十条措施请牢记
第一:不麻痹、不大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疫情防控方面,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毁掉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不麻痹、不松懈、不大意,坚持做好防护,才能阻断新冠病毒传播。
第二:戴口罩、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尤其是前去公共场所、密闭空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正确佩戴口罩。
第三:打喷嚏、讲礼仪。咳嗽、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常常携带病毒,可直接或间接导致病毒传播。因此,咳嗽、喷嚏时一定要用纸巾、手绢来捂住口鼻。
第四:勤洗手、讲卫生。勤洗手、讲卫生是保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方法。饭前便后、接触外界物品后,触摸口眼鼻之前,请务必认真清洗双手,遵循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搓揉至少20秒。
第五:常通风、不可少。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浓度,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每天应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尤其是密闭的空调房一定要定期开窗通风。
第六:两米距、更安全。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保持两米以上社交距离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毒感染。守住两米线,出行勿拥挤,保持安全距离,于人于己都有益。
第七:少出门、不聚集。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大,聚餐、聚会易导致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因此人多场所不要去,拥挤场所要回避。少出门、不扎堆。
第八:打疫苗,很重要。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防控新冠病毒,接种疫苗和个人防护一个都不能少。凡是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要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为构建免疫屏障贡献一臂之力。
第九:讲科学、强免疫。饮食营养均衡、适度运动锻炼,坚持规律作息,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态,可以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第十:有症状,早就医。主动做好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不隐瞒、不回避,并遵医嘱留观排查。
温馨提醒:出行戴好口罩,减少异地出行、跨境旅行,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接触人群聚集地,及时接种新冠疫苗。